《朱熹朱子家训》是南宋理学家、哲学家朱熹晚年为训示家族子弟而创作的家训作品,选自《朱熹遗集》卷四《家训》。其内容短小精悍,文句工整对仗,言辞清晰流畅,不仅提出了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、社会、国家的关系,而且体现出理学所倡导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家国一体思想。具有较强感召力和深厚人生智慧,被尊为千古“治家之经”,它是朱熹晚年思想成熟期的产物,义理深刻,值得细细研读。
图片
《朱熹朱子家训》之一
君之所贵者,仁也;臣之所贵者,忠也。
父之所贵者,慈也;子之所贵者,孝也。
兄之所贵者,友也;弟之所贵者,恭也。
夫之所贵者,和也;妇之所贵者,柔也。
事师长贵乎礼也,交朋友贵乎信也。
译文:
做国君最重要的是“仁”,要爱护人民;做臣子最重要的是“忠”,要忠于国君。
做父亲最重要的是“慈”,要疼爱子女;做子女最重要的是“孝”,要孝敬父母。
做兄长最重要的是“爱”,要爱护弟弟;做弟弟最重要的是“敬”,要恭敬兄长。
做丈夫最重要的是“和”,对妻子宽厚平和;做妻子最重要的是“柔”,对丈夫温柔顺从。
对待师长要礼貌,交朋友应该诚实守信。
图片
《朱熹朱子家训》之二
见老者,敬之;见幼者,爱之。
有德者,年虽下于我,我必尊之;不肖者,年虽高于我,我必远之。
慎勿谈人之短,切莫矜己之长。
仇者以义解之,怨者以直报之,随所遇而安之。
人有小过,含容而忍之;人有大过,以理而谕之。
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人有恶,则掩之;人有善,则扬之。
译文:
遇到老人要尊敬,遇到小孩要爱护。
对有品德的人,即使年纪比我小,我也要尊敬他。品行不端的人,虽然年纪比我大,我也要疏远他。
千万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短处,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。
对待与自己有仇恨的人,尽量用讲明义理的办法来解除仇恨。与那些抱怨自己的人相处,也要用正直公平的态度来对待他。
别人有小的过错,应该有包容之心而不苛求严责。别人有大的过错,应该跟他们说理并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。
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,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。别人做了坏事,应该帮他掩盖;别人做了好事,应该多帮他宣扬。
图片
《朱熹朱子家训》之三
处世无私仇,治家无私法。
勿损人而利己,勿妒贤而嫉能。
勿称忿而报横逆,勿非礼而害物命。
见不义之财勿取,遇合理之事则从。
诗书不可不读,礼义不可不知。子孙不可不教,童仆不可不恤。
斯文不可不敬,患难不可不扶。守我之分者,礼也;听我之命者,天也。人能如是,天必相之。
此乃日用常行之道,若衣服之于身体,饮食之于口腹,不可一日无也,可不慎哉!
译文:
待人处事不能为自己的私利而与人结仇,治家不能为自己的私心而定出不公平、公正的家法。
千万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情,不要有嫉贤妒能之心。
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动怒逞强。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别人和动物的生命。
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,遇到合道义的事要努力去做。
《诗经》《尚书》这些经典不能不好好学习,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不能不知道。子孙不能不教育,婢仆不能不同情怜悯。
能谨守自己的本分,就是“理”;能乐观地面对自己的命运,就是“天”。如果能做到这些,上天一定会眷顾你。
这些是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到的,就像身体要穿衣服,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,是每天都不能少的,你们怎么能不谨慎对待呢!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