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,南海万安滩发生的事,让不少人跌破眼镜。越南拉着西方石油公司,投入大笔钱搞的勘探项目,被中国海警船队一搅和,立马黄了。大家都在看中国那艘万吨级海警船多厉害,可关键的胜负手,其实藏在更远的地方。
这场对峙,真正扭转局面的地方,不在万安滩前线。而是在一片从沙礁上凭空冒出的现代化基地——永暑礁。这件事明明白白告诉我们:今天的海上博弈,后勤就是战略,基地就是底气。
当年前线,今朝后方
要说这万安滩,25年前就不是个省心的地方。1994年,中国“实验2号”勘探船在那边搞科考,结果被越南武装船围住,机枪都抬出来了。最后中国船队只好撤退,跟美国的油气合作也因此搁置。
当时中国海军力量还弱,特别是远海补给,真是个大问题。船只从大陆开到南沙再回来,得花上一个多月。这后勤线拉得太长,想在远海长期顶着,根本做不到,也难怪那时只能“转一圈就走”。
反观越南,万安滩离他们本土才480公里。他们能很快调船过去,以逸待劳。这种地理上的优势,让他们过去在南海争端里,经常能占到便宜,一点点蚕食中国的权益。
有了这样的历史经验,当2019年7月,越南单方面宣布要跟俄罗斯公司在万安滩搞油气开发时,他们底气十足。这事连招呼都没跟中国打一声,摆明了是来挑衅的。
越南方面估摸着,只要像以前那样拖着,时间一长,胜利的天平就该倒向自己。可他们漏算了一点,这次的情况,已经不是25年前了。
2019年那次万安滩对峙,一开始就跟以往不同。中国直接派了“海洋地质8号”勘探船,旁边还有海警3901舰那样的万吨巨轮护着,直接开进万安滩海域。
越南立马派出大概50艘船来骚扰,但船只吨位小,根本扛不住。很快就被中国海警编队给驱离了,连九段线边都靠不上。
但好戏才刚开始。中国船队第一次驱离成功后,没像越南想的那样直接回大陆。它们拐了个弯,开向了400公里外的永暑礁。
要知道,永暑礁这几年可不是白建的。三百亿人民币砸下去,机场、港口、淡水啥都有。它成了南沙的后勤中心,中国船队可以在这儿直接补给、休整,不用再跑回去了。
越南方面就因此误判了。他们以为中国船队真的撤远了,打算趁机继续推进他们的开发项目。这步棋,大错特错。
结果,一个礼拜没到,补给完成的中国编队突然又杀回了万安滩。越南方面完全没料到,反应慢了半拍,只派了少量船只在远处看看,根本不敢靠近。
中国编队甚至一度逼近越南本土的富贵岛,这无疑是亮了个相,敲山震虎。几天后,中国编队第三次进入万安滩,地质勘探任务顺利完成。这次,越南的船连影子都没看到了。
永暑礁的存在,让中国船队原本一个多月的后勤周期,缩短到了不到一周。越南想打消耗战的算盘,彻底落空了。这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赢了,更是中国南海战略系统性升级的信号。
代理人的困境
把眼光放远点,万安滩这次事,也是中美在南海博弈的一个缩影。美国这些年一直打着“自由航行”的旗号,从2016年起就在南海搞军事活动,还在背后支持越南,想用他们来牵制中国。
美国通过外交和媒体,一直在炒作“中国威胁论”,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的霸权。越南阮富仲政府上台后,南海政策也变得更激进,不断寻求外部合作,想借力挑战中国在南海的主张。
但2019年的结果告诉大家,这种“代理人”游戏不灵了。中国有了永暑礁这样的区域内保障能力,美国的外部干预和越南的“狐假虎威”,就变得没那么好用了。
最后,跟越南签了合同的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,扛不住压力,直接宣布项目遭遇“不可抗力”,选择退出了。这无疑说明,连外面的商业公司,也看清了中国在南海实际控制的决心和能力。
越南因此白白损失了3亿美元的投资,还得赔偿一大笔违约金。这不光是经济上的亏损,更是战略上的一大挫败。
笔者的看法
万安滩的结局,西班牙公司退出,越南项目泡汤,这都是新战略格局下的必然。它不是简单靠几艘船在海上拼出来的胜利,而是后勤、基建和海上力量三位一体系统升级的体现。
短短25年,南海的“攻守异势”,根子不在战舰吨位增加了多少。更关键的,是中国把国土的战略纵深,成功延伸到了遥远的南沙。永暑礁这些岛礁基地,就像棋盘上的“活眼”。
有了这些“活眼”,中国在南海走的每一步都更稳,更远。从这以后,南海的博弈规则,已经彻底变了。
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