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连斯基真的签了那张纸。
就在2025年6月底,他启动了乌克兰退出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的程序。
这事可不是乌克兰单干,立陶宛、拉脱维亚、爱沙尼亚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紧跟着也把退约文件递到了联合国。
波兰和芬兰看着情况,也没闲着,同样着手要走这个流程。
简单说,冷战结束后欧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某些军控共识,现在正被现实冲突砸开了一道大口子。
说到底,还是俄乌前线那火烧眉毛的压力逼出来的选择。
想想也对,顿涅茨克那边打得跟绞肉机似的,俄军攻势一波接一波。
乌军在前线构筑的防线?能扛多久都是个未知数。
用中央台军事专家魏东旭的话讲,乌克兰这一步,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解开法律枷锁。
啥枷锁?就是放开手脚大规模生产、部署杀伤人员地雷。
这东西成本低的吓人,跟动辄几百上千美元的炮弹一比,简直跟白捡一样。
用好了,真能给俄军的坦克冲锋和步兵渗透来个急刹车。
官方透露出来的数据就够触目惊心了——开战以来乌克兰埋下的各种雷,少说也有200万枚了吧。
俄军那边也不是善茬,搞的那条“苏洛维金防线”,说白了就是雷场、反坦克壕和工事层层叠叠。
双方都在闷头布雷,就为了拖慢对方推进的脚步,这成了整场消耗战里最让人头疼的一个点。
再说说这些“铁蘑菇”现在怎么玩的?早就不是过去工兵拿着铲子摸黑挖坑的概念了。
俄乌战场上,地雷战术玩出了新花样,科技感满满:首先是用无人机扔,效率贼高。
俄军搞那种叫PFM-1的“蝴蝶雷”,巴掌大小,无人机一撒,风一吹到处飘,钻进草里根本看不见,搞心理战一绝。
乌克兰呢?也从美国那儿拿到了“许可证”,开始在自己地盘上搞类似的东西,他们管一种叫“花瓣”的散雷专往俄军阵地上扔。
再就是“魔改”。
把反坦克地雷硬生生弄成无人机投掷的精确制导“炸弹”,装个碰炸引信再加个小尾翼,丢下去能直奔目标,威力嘛,跟大口径炮弹糊脸也差不了太多了。
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7月份(2025)哈尔科夫那边出的一档事儿。
纯无人系统——天上飞的无人机加地上跑的机器人——硬是逼降了几个俄军士兵!全程一个大活人都没露面。
这事儿可把大伙儿给问住了:《日内瓦公约》那一套,管得着这些铁疙瘩自己“开火抓人”吗?
不过北约这边也挺有意思,或者说,有点“双标”。
对乌克兰用地雷这事,基本上就默许了,解绑国际公约,你要布就布吧。
可另一方面呢?又卡着乌克兰的手脖子,比如德国到现在还攥着“金牛座”导弹不松手,怕这玩意儿会捅破天。
美国最近虽说又批了150亿军援大单,可细看里面都是“爱国者”之类的防空导弹,真要命的“铁锤”(进攻性武器)可没给几样。
这态度挺明白的:防御性武器你放开了用,进攻性的家伙我得捏着点。
潜台词是什么?乌克兰战场既是消耗俄罗斯的磨盘,也是这帮人新战术的试验场,但千万别真弄到骑虎难下收不了场。
这些战场上的经验,明眼人都在盯着看,研究着呢。
回到我们这边(台海方向),也有动静。
根据能查到的官方文件,台湾防务部门去年(2023年)跟美国签了单子,买14套叫M136“火山”的玩意儿。
这东西能干啥?就是撒地雷的“播种机”!据说最快2026年就能到货。
一套系统一次能拉960枚反坦克雷出去,几分钟就能整出一条“死亡通道”。
想想台湾岛那地形,山多、能登陆的好海滩就那几个巴掌大的地方。
真要有点风吹草动,这类玩意怕是用得上:海滩上整片大雷场让你抢滩?没门!再往后的路给你埋上阻截雷,把你冲上岸的队伍切得七零八落?城市巷战再给你塞点诡雷阴人?弄这套焦土战法,拖时间也许能拖一会儿,但后遗症绝对可怕,平民伤亡飙升不说,真打完了打扫战场、重建家园那都是地狱难度。
关键一点必须说清楚: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在这上头动歪脑筋搞分裂,纯属痴心妄想,注定碰得头破血流。
要说这地雷战术唯一的好处?可能就剩下一个字:拖。
拖时间嘛,成本低见效快。
可历史告诉我们,大规模埋雷的代价最后还得自己咽。
它隐蔽性强、太容易误伤平民,排雷速度更是慢得让人绝望。
战场上的地雷越多,仗打得肯定也越长。
乌克兰方面自己现在也够呛,炮弹消耗跟不上对手,兵力更是捉襟见肘,连60岁的都拉上去凑数了。
在这种局面下,地雷确实成了性价比极高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但这“救命稻草”沾满了后遗症——清理乌克兰国土上这些“铁蒺藜”,按基辅独立报的说法,没个几十上百年搞不定!这期间,每年无辜老百姓因此伤亡的悲剧都不会断。
你说这叫“以空间换时间”?我觉得更像是“用子孙后代的命,来换眼前的喘息”。
泽连斯基这一步,算不算棋?在打仗保命的逻辑下,似乎有它的道理。
但这种先例一开,可就坏了规矩。
当“人道”遇上“打赢”,人道这杆秤有时候就没那么重要了,这对全球军控体系绝对是个凶兆。
说到底,战场上埋下的每一颗新雷,都是在谈判桌上加的一层砝码,但更是给和平后的世界埋下一颗更深的“雷”。
科技推着战争的形态变,可不管怎么变,战争最终的结算单,都是用命填的,用漫长的时间熬出来的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