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一、方剂探源与组成1.救相汤(《辨证录·阴痿门》) 方剂组成: 人参(一两), 巴戟天(一两), 肉桂(三钱), 炒枣仁(五钱) ,远志(二钱), 茯神(三钱), 高良姜(一钱), 附子(一钱), 柏子仁(二钱),黄芪(五钱),当归(三钱),菟丝子(二钱),水煎服。 (折合现代剂量:人参30克,巴戟天30克,肉桂9克,炒枣仁15克,远志6克,茯神3克,高良姜3克,炮附子3克,柏子仁6克,黄芪15克,当归9克,菟丝子6克)。主治:主要用于肾虚惊怯,心包虚寒,阳事不举。“陈氏谓之:人有中年之时阳事不举,虽妇女扪弄而如故,即或振兴,旋即衰败,此心包之火大衰也。夫心包之相火也,心包火旺,力能代君主行事;若心包火衰,心火虽动,如相臣卧病,气息奄奄,欲其奋身勤王,其可得乎?且心包之火,与命门之火正相通也,未有心包寒而命门独热者,所以心包之火微,有扶之而不起者。治法温其心包,不必温其命门也。”救相汤水煎服,连用4剂可阳举,再用四剂而阳旺。2. 辅相振阳丸(《辨证录·阴痿门》) 主治:命门火衰,精气清冷,症见阳痿早泄、腰膝酸软、畏寒尤甚、精神萎靡、夜尿频多。 方剂组成: 人参(五两), 巴戟天(一斤),炒枣仁(五两),麦冬(五两),菟丝子(一斤), 肉桂(二两),柏子仁(二两), 远志(二两), 茯神(三两),枸杞子(三两), 黄芪(八两), 当归(四两),仙茅(四两),白术 (六两),紫河车(一具), 陈皮(五钱),阳起石(火煅醋淬一两)。(折合现代剂量:人参150克、炒枣仁150克,、麦冬150克,巴戟天300克、菟丝子300克,远志60克、柏子仁60克、肉桂60克,茯神90克、枸杞90克,黄芪240克,当归120克、仙茅120克,白术180克,紫河车一个,陈皮15克,阳起石(火煅,醋淬)30克)。以上诸药粉后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日服四钱,连用三月,阳事振发。二、临证活用与加减1. 夹寒湿凝滞: 救相汤中可加:苍术10克、茯苓15克、独活10克。 辅相振阳丸中可加 :薏苡仁30克、砂仁6克。2.兼肝郁气结: 救相汤加柴胡10克、香附10克、九香虫6克 辅相振阳丸配逍遥丸同服 3. 精亏显著: 救相汤加 枸杞子15克、菟丝子15克 。辅相振阳丸中加重熟地至1.5斤,加龟甲胶15克烊化。4. 兼瘀血阻络: 两方皆可加 蜈蚣1-2条(研冲)、丹参15克、当归12克。5. 心慌失眠甚者: 救相汤中枣仁加至30克,加龙骨30克(先煎)。四、验案举隅案例一:救相汤治心肾阳衰案 张某,男,42岁。 症见:心悸胸闷3年,近半年加重,伴畏寒肢冷,神疲乏力,阳事不举,夜尿3次。舌淡胖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(54次/分)。 辨证:心肾阳虚,君火不明。 方用救相汤加减: 红参15克(另炖),巴戟天25克,肉桂6克(后下),制附子12克(先煎1小时),炒枣仁30克,茯神20克,远志10克,白术20克,丹参15克,炙甘草10克。 疗效:服7剂后心悸减,肢暖;附子渐加至20克,共服28剂,脉起(68次/分),阳事可举。以肾气丸善后。案例二:辅相振阳丸治命门火衰案 王某,男,58岁。 症见:阳痿6年,腰膝冷痛如坐水中,晨泻,耳鸣,健忘,脉沉细尺弱。 辨证:命门火衰,精气亏竭。 制辅相振阳丸缓图: 调整原方剂量为:人参120克,巴戟天300克,鹿茸30克(研粉兑入),制附子60克,肉桂60克,熟地300克,山茱萸150克等,蜜丸9g/丸。 服法:早晚各1丸,淡盐汤送服。 疗效:服药2月后腰冷减轻,晨泻止;4月后阳事渐兴。续服半年,诸症十去七八。五、应用要点提示1. 明辨病位: “救相”重在心肾(上焦虚寒为主),“辅相”功专命门(下元痼冷为要)2. 煎服关键: 附子必久煎减毒,肉桂后下存性,鹿茸宜粉吞或兑入3. 禁忌慎用: 阴虚火旺、实热内盛、血压失控者绝对禁用4. 现代应用: 适用于慢性心衰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性功能障碍属真阳不足者陈士铎云:“人有火衰之极,阳痿不举,此命门火微,寒极而阳不能生也。”二方如日月双悬,救相汤温煦心肾以复光明,辅相丸点燃命火以续生机。然临证须参舌脉,审寒热之真假,察阴阳之消长,方不负先贤制方济世之苦心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